在电脑上批改作业时,很多中文老师都害怕改作文。 一双眼睛久久凝视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区域的感觉,有时就像一个人奔跑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,或者行走在无边无际的雪地中。
能让你眼前一亮,心情一下子愉悦起来的,自然是一篇“新颖”的文章。
大部分文笔平庸,相当一部分马虎,所以“文笔优美”就是“新奇”。 像这本《我喜欢读书》,字迹工整,字体优美漂亮。 当然,老师会喜欢的。
“总而言之,匠心精神是不会过时的,在这个市场上也是不断变化的”,下一句话是什么? 看不清楚。 这样的作文即使写得好,一般也得不到好分。
许多文章的标题都非常相似。 例如,作文题目的关键词是“读书”,而学生作文题目多为“读书之道”、“青春阅读手册”、“书里有一座金屋子”、“读书” 突破万卷”这些片名很好,很“真实安全”,而《缝花》很“新奇”,这四个字形象生动,语言优美,寓意丰富, 非常好。很吸引人。(当然不能为了新奇而“新奇”。)
在表达上,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,说话不马虎,写有 情感,又能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,都还好,这才叫“新奇”。高考满分的作文《纸梯》,写的是一位父亲。开头是“你说 你不像其他父亲那样有能力。 你只是个纸梯,纸梯什么都做不了。”这句话,一看就会让人心潮澎湃,字里行间有父母对孩子的爱,父母做不到时的愧疚。 多给孩子,多给孩子感恩,这句话看似简单,其实包含了很多人生经历和经历,就像《背影》、《古都之秋》等文章的开头一样。
想法也可以是“新的”。 能写出别人不会的字,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,敢于表达别人不敢说的话,这些都算是“思想”层面上的新奇。 ”。
下面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就属于此类。 不,应该说这篇文章在各个方面都是“新颖的”。
我们先来看作文,猜一猜:一般作文题是什么?
很显然,这篇文章的中心是“做我自己”,即无论家人如何期待我,也无论一些社会现象如何干扰我,我都要保持初心,做那种 我最想成为的人。
我们经常看到类似“做自己”、“坚持个性”、“不忘初心”等类似的作文题目,我们应该担心很难写出新意。 这篇文章的“新意”在哪里?
首先,在立意方面。 全文将自己比作面团,家庭比作面粉,社会比作擀面杖。 这个比喻本身就很有趣,很形象,当然也很新颖。 这句话不是作者自己的,但不妨碍比喻精彩。
后面的各种比喻都非常有道理,也很形象。 家庭就像面粉,孕育了我,滋养了我,但我不愿被随意改变; 社会就像一根擀面杖,会不停地打我,但我不想随波逐流。 如果标题设置了一个很大的悬念,那么一开始读者心中的悬念就解开了一部分,然后又设置了一个新的悬念。 可以说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拿下了大部分文章。
其次,情感方面。 有读者评价此文是“真性情真才之作,让我看到了当代青少年远离旧俗、守正新意的才华与豪情,看到了 思想的光辉。” 这里面的“真”,包含了作者的真实感受。
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进行“自我”分析。 当父母想象“我”的未来时,“我”觉得我这个年纪应该是“骑马倚在斜桥”,不应该被困在茧中; 当大人的规则随处可见,“我”觉得自己不应该服从答案模板,认为自己应该与社会共舞。 即文章从自身出发,但不局限于自身。 这种写法很容易引起共鸣。
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空谈的尴尬境地,这篇文章很实用。
可能有人会说这篇文章的情绪有点“膨胀”和“虚假”,我不这么认为。 少年就应该有“少年”的棱角。
这是一道作文题。
我们平时练习写作的时候,可以尝试找一个新颖的切入点,想一个能贯穿全文的比喻,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等等,说不定就能有所不同 惊喜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