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阅读丢分是家长和孩子都头疼的问题。 他们怎么可能丢分? 为什么老师总是给对一半? 拿满分有那么难吗?
让他们分析失分原因时
有些孩子觉得自己“不小心答错了”或“答错了”,这是自己“失误”造成的。
有的小朋友说看完题目不知道从何入手。
其实,中文阅读在答题过程中并没有“错误”。 “错误”只能说明你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扎实,不够清晰。
点”的情况还是会出现。
为什么语文阅读会掉分? 原因有二:
一是知识点掌握存在盲区。
其次,解题思路和答案结构有问题。
先说第一个,为什么在知识点的掌握上会有盲点?
你要知道,在语文阅读中,很多答案并不是“猜”出来的,而是根据命题的规律来判断的,也就是要知道出题人是怎么考你的。 范围是什么,知识点是什么? 即2个角度,3个部分,8种题型。 我们根据他的问题范围,构建了中文阅读的核心知识体系。 该系统由5个核心概念和34套专业术语组成。
比如本题中,第6自然段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? 效果如何?
孩子能听懂整句话,但不知道“表达技巧”是什么意思? 不知道有什么用? 如何回答? 只能蒙蔽。
本题的另一个例子,请从人物描述的角度分析文章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。
看标题好像不难,但是这个“表情效果”是什么? 我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?
这样模糊的概念,成了孩子语文阅读的障碍,很难拿高分!
所以,要想消除知识点的盲点,就必须掌握构建基础知识体系和理解基本概念的能力。
其次,为什么解题思路和答案结构有问题?
举个例子
1. 这篇文章的第10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? (1分)
2. 这篇文章的第10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? (2分)
3. 这篇文章的第10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? (3分)
这三个topic有区别吗? 聪明的你一定看出来了! 分数不一样! 其他都一样!
既然问题相同,那么答案是否相同?
有的孩子直接无视分数,回答“它在文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”。
果然,他这样回答
第1题,他得满分。
第2题扣1分。
第3题扣2分。
为什么? 因为在中考语文阅读中,不同的分数代表着不同的答案结构和答题点的变化。
很多时候,“错题、丢分”其实说明孩子对答案的结构有问题。
什么是答案结构? 我说过,2分以上的题,尤其是功能题,一定要从三个角度入手,形成一个完整的答案结构,这样答题点才不会有遗漏,我们创造的答案也只是会 或多或少。
这还是问题,这篇文章的第10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? (3分)
其实三步走,答案就出来了。
第一步:从写作手法角度分析
第二步:从内容角度分析深层内容
第三步 步骤:从中心的角度分析 中心关系
答:作者比较了屋内屋外,从上面冬天屋外的寒冷,到下面屋内的温暖, 作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纽带。 3分失控。 ✅
试卷基于2大角度,3大部分,8大题型来考你,这8大题型代表了不同的答题思路和答题结构。 类型和分数各不相同。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容易“不小心”丢分的原因。
很多孩子备考都是从细枝末节做起,被各种肤浅的题型搞得一头雾水,越学越乱。
其实很简单。 先掌握“知识点”,即5大概念和34组专业术语,有助于孩子在阅读测试中得分,再掌握“解题思路和答案结构”,可以防止孩子 读书失分,一箭双雕!
马征:很多人还不知道! 原来只有这八个题型是考中文阅读理解的!